知識經濟的快車把人類帶入一個“10倍速”時代,你在十八九歲就應該創業,二三十歲就應該成為富豪!
富豪越來越年輕
一天,比爾.蓋茨在西雅圖大街上掉了一張1萬美元的支票,但他懶得去揀。因為他目前的財富增長 速度是每秒2500美元,而彎腰去揀那張支票至少耗時4秒鐘,4×2500也就是1萬美元啊!
這是流傳於國際互聯網上的一個“國際玩笑”。
比爾.蓋茨是以知識為資本的“知本主義”時代的寵兒,他為人類開創了“蓋茨之年”,使自己成為 “比上帝還富有的人”。他19歲的時候以3000美元起家,在自己的車庫創辦微軟公司。10年之后,他就 成為數億元富豪;又過了10年,他又成為數百億富豪。而安德魯·卡耐基煉了30多年鋼,才不過修煉成為 百萬富豪。
比爾.蓋茨那張陽光燦爛的娃娃臉似乎有著某種象征意義:在“知本主義”時代,財富屬於年輕人!
1965年出生的邁克.戴爾,19歲的時候以1000美元起家,創辦戴爾電腦公司。到1998年,33歲的戴 爾個人財富已達200億美元,被譽為“一列飛馳的金錢列車”。
在《福布斯》1998年度評選的全球400名富豪排行榜上,還有一位引人注目的華裔巨富——年僅29歲 的楊致遠。1994年,正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楊致遠設計出一套網絡搜索程序“雅虎”,第二年 他就創辦雅虎公司。雅虎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站台,才幾年時間,楊致遠登上了10億美元的富 豪寶座。
在富豪輩出的硅谷,現在流行這樣一種說法:“如果你在30歲之前還沒有成為百萬富豪,那就沒有 成為百萬富豪的可能了!”
據美國一家研究機構調查分析,全球百萬富豪的平均年齡已從30年前的62歲下降到目前的38歲。
面對創業者日趨年輕化的浪潮,美國從去年1月開始實施“金融掃除文盲2001計划”,向中學生普及金 融、投資、理財、營銷、商務等方面的“超前教育”,積極培養“未來的經理人。”
不當打工仔 要當創業者
據美國巴布松學院的一項調查,在當今美國25歲至34歲年齡段的年輕人中,至少已有10%的人創辦 了自己的公司。
美國著名商業顧問湯姆.彼得斯指出:“新的資訊系統正在極大地減少中層管理位置,使得每個人現 在都必須成為自覺的經理。”
美國企業協會理事卡倫.波曼認為:“自力更生的新理念造就了這一代不甘寂寞的年輕人。”
“自覺的經理”這一代人的獨立宣言是:不當打工仔,要當創業者!
他們最愛說的一個詞是:try(試)
他們的人生信條是:我準備、我必須、我能夠。
他們的生存方式是:去做、去參與、去體驗。
戴爾出生於一個牙醫家庭,牙醫是美國的“黃金職業”,父母本來希望他大學畢業后也當醫生,但 戴爾說:“我喜歡自己創業的過程,除了高科技,我不會干別的。”
在德克薩斯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,戴爾就從當地零售商那里買來降價處理的IBM個人電腦,在宿舍 改裝昇級后再賣給同學。后來,他改裝的電腦不但在校園內走俏,連附近的一些小企業也來向他訂貨。
1984年,被創業的激情所鼓勵的戴爾和他的前輩比爾一樣,干脆從大學退學,創辦了戴爾電腦公 司。到他本應是大學畢業的那一年,當他的同學們開始四處求職的時候,他已成為一位年營業額達7000 萬美元的老板。
1998年11月,戴爾電腦公司在廈門建立中國客戶服務中心。戴爾應邀到廈門大學演講時說:“與 我當時創業年代相比,當今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。”戴爾認為今天的機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——
其一,這是一個技術變革、思想變革相當活躍的年代。知識在當今企業中的分量越來越重,資金的 需求相對減少,有利於創業起步。
其二,交易成本下降,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,使成本幾乎降為零,因此創業成功機會更大。
其三,資訊資源的廣泛運用和更多人分享,使得硬體的阻礙越來越少,重要的是要敢於嘗試,不怕 失敗。
戴爾、比爾們成功的背后,是世界的巨變。資訊革命的浪潮改變了人類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,也 改變了財富的增長方式。新一代富豪創業伊始,最重要的條件已經不是礦藏、土地、機器、廠房、資金, 而是年輕人的智慧、夢想以及勇氣。
青春期是智力與創造力的高峰期,是成功的高峰期。
那麼,你的創業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?
(轉載: http://spaces.msn.com/aaalanntw/Blog/cns!1p9OuE0fsbUhcMdekpfucM-g!116.entry)
Prev Post: 轉載文章 (序言)
Next Post: 如果給我返回十八九歲
Category Prev Post: 轉載文章 (序言)
Category Next Post: 創業條件 – 轉載
我都有諗過ka~不過唔知個頭點起,try 緊try緊~!